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多发。“毒豆芽”“僵尸肉”“掺假大米”等,一次次冲击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去年10月,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等各个环节管理做出了细致规定。这一号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给整个食品行业套上了紧箍咒。高压之下,行业内遍布高挂的“安全”大旗,充斥着“绿色”“无公害”“有机”等口号。
可追溯概念
各地的农产品基地作为市面上食品素材的提供者,是整个食品安全把控的重要一环。为此,各大农产品基地都在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安全生产。一些大型农产品基地,还建立了系统性的安全监管体系。这其中,“可追溯”无疑是目前最为流行普遍、最受欢迎的热词。
所谓“可追溯”,就是对“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件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并且可以利用这些跟踪记录的信息回溯到每一件食品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具体状况,这样的一种能力叫做食品可追溯。
显然,通过这个体系,在发现危害人类健康安全问题时,可按照从原料上市至成品最终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追踪流向,召回未消费的食品,撤销上市许可,切断源头,消除危害,减少损失。目前,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出现的问题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一道技术性防火墙,可追溯体系对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一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瑕疵和问题。
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各地食品追溯体系标准不一,企业自建的食品追溯平台缺乏监管,衍生出借助追溯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有的食品张冠李戴,乱贴追溯码;部分原产地品牌的追溯码,变成了企业的牟利工具。更有甚者,企业提供追溯码的定制服务,200万个起定制,标价每个0.02元~0.08元,产地等追溯信息却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如此这般,各地的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市场大力推广的“可追溯”,在多数时候沦为一种摆设,甚至在利益驱动下成为任人玩捏的橡皮泥。
可追溯的发展
尽管我国农产品可追溯严格上来说仍旧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是这一体系本身具有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未来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销售、安全流通的客观要求。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加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依然是一项各大农产品基地应当常抓不懈的工作。
文章整理:http://www.gzequan.com/
|